
追踪
Monday, January 31, 2011
小品174 我的祝福啊

Sunday, January 30, 2011
小品173 木兰辞+巨型贺卡
《木兰辞》作者不明,约作于北魏,最初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是首长篇叙事民歌。里头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因此这首辞的叙事对象就是我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花·木·兰!
说起木兰,小时候看迪士尼卡通《花木兰》,就觉得木兰理当就是这样一副俏模样。但现在回想起来,她要不是背宽厚如虎,腰粗壮似熊;就是犹如《登徒子好色赋》中的登徒子之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的怪模怪样,要不然怎么可能行军打战多年,与数以万计的巍巍男子一起吃喝拉撒竟然丝毫不露踪迹?纵使不是这样,也决计不可能如迪士尼卡通《花木兰》里那名目皓齿、桃腮杏脸的美女啊。更别提港姐袁咏仪主演的电视剧《花木兰》以及近期赵薇主演的电影《花木兰》,除非是瞎了眼要不那些男人们怎能男女不分,雌雄莫辨...
笑话说完了,其实《木兰辞》是一首非常值得一读的辞,现录于下与大家分享。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全篇用字率直质朴,却带出了鲜明生动的形象,形成粗犷豪放,却又简单疏朗、质朴无华,毫无造作矫饰的特征。最莞尔的是在结尾一句“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果然是一群瞎了眼的男人),妙趣横生。
------------------------------------------------------
最后要说的是,这一篇小品收录在《MyStudy状元路》1月号,也就是第14期。如果你们看过这本刊物的内容,就会发现原本刊登在刊物里的小品依然是旧版的人物设计,因为这是去年12月交的稿,而在部落格发文时我就顺手将他改了模样,呵呵。
谢谢观赏!
等一下,标题里提到的巨型贺卡呢???
在我的另一个部落格啦~
》点击这里阅读《
Sunday, January 23, 2011
小品172 改头换面2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
后记:班上的童鞋们已经褪下天使的外衣变成魔鬼了
Thursday, January 20, 2011
小品171 2011的改头换面
终于,我有时间更新部落格了啊。一月不愧是老师最忙的季节,不仅要重新认识新面孔,还要处理一大堆琐琐碎碎却又不得不做的杂事,加上一大堆的费用要向学生征收(购书费、补习费、家教协会收费、保险费、建校基金、乐捐款项、刊物订购等等等),每天在手上转进转出白花花的钞票都是千千声,却没一张是自己的(=.="),还得小心翼翼的统计免得出错还得贴上血汗钱。加上教育部官员时不时来搅局晒官威,搞得这两个星期来我们的办公室只能以人仰马翻来形容,学生们交上来的功课根本没时间在办公室里批改,只能统统搬回家OT。好不容易趁今天假期,抱着壮士一去兮不复反的精神忽略桌上那堆还没批改的作业以及明天截止日期的杂务,来发点东西,免得读者群因见我太久没更新而流失。

2009年是个多产的一年,那一年(从四月开始)共有95篇作品诞生。到了2009年的年尾,因技巧的成熟,人物也比较像个人样了。



不知各位对这新形象的印象如何?给点意见吧!XD